沒有耳機(1)評論:那裡最“不同的”耳機
已發表: 2025-08-29由於他們出色的設計以及與傳奇的KEF音頻品牌的聯繫,Nothing Headphone(1)很容易成為當年最受關注的耳機。也就是說,他們以269美元/盧比的價格為21,999盧比,面臨來自索尼,玻色和JBL等良好品牌的高級耳機的激烈競爭。它們確實帶來了很多桌子,尤其是在智能功能方面,但是這足以說服人們投資於它們嗎?
目錄
沒有耳機(1)設計和外觀:脫穎而出?確實。傑出的?出色地…
自AirPods Max以來,Nothing Headphone(1)的設計最多。就像那些高級耳機一樣,這些也將在常規耳機人群中脫穎而出。看起來是否好是一個品味問題,但是由於其非常不尋常的設計,它們肯定會轉頭。
關於Nothing Headphone(1)的第一件事就是它們的大小。這是因為它們的獨特形狀。儘管大多數耳機都遵循由頭帶連接的圓形(實際上是橢圓形)杯子的概念,但耳機(1)的圓形杯子放在方形金屬板上。這些橢圓形杯子的背面具有盒式膠帶風格的設計,而內部則包含厚的墊子。結果,儘管靠墊本身是像傳統耳機一樣圓形的,但耳機(1)具有廣闊的形狀,並且看起來比平時更大。
兩個耳罩通過旋轉90度的薄金屬鉸鏈連接到頭帶。結果,耳機無法向內折疊,只能向一個方向旋轉。這使他們有點笨重,但幸運的是,包裝中沒有什麼包含一個很好的案例,可以使它們安全。頭帶本身是由塑料製成的,並在頂部帶有非常細的填充線 - 這有助於損害耳機的整體高級感覺。沒有什麼聲稱該設計是簡約的,但是我們認為這有點擁擠,因為大多數耳機往往是多麼裸露。
幾乎330克,Nothing Headphone(1)肯定在沉重的一面。儘管它們的穿著非常舒適,但它們的體重很長一段時間時確實會筋疲力盡(AirPods Max也是如此,甚至更重)。方盤還使耳機(1)在不使用時很難長時間戴在脖子上,因為它們傾向於戳入脖子或鎖骨。控件在右側的正方形板上,側面有一個滾筒按鈕,側面划槳,盤外部的外部有一個小按鈕,在右耳櫃附近一個幾乎隱藏的平面按鈕,而底座則有一個On/Off Slider,USB Type-C端口和3.5 mm的音頻插孔。按鈕之間的距離有些奇怪,因為如果彼此保持靠近,它們會更容易使用。
耳機(1)有黑色和白色。我們建議您選擇白色,因為它可以更好地展示杯子上的設計,並且會變更多的頭。那些想要吸引較少注意力的人會喜歡黑色變體。在整潔的觸摸中,沒有任何東西使耳墊和頭帶墊子黑色用於兩種顏色變體,從而確保每次使用後它們都不會臟。它們還帶有IP52等級,這意味著它們可以在水中濺出,並且應該在雨中散步,儘管它們的尺寸使它們在擴展的健身課上有些不便。
他們不是完美的。我們本來希望在頭帶上更多的金屬和填充物,更堅固的鉸鏈,並且通常更舒適,但沒有耳機(1)與那裡的任何耳機都不一樣,並且是您所尋求的好方法。他們當然脫穎而出,但是他們是否出色是個人喜好的問題 - 我們個人喜歡它們的外觀,但是他們會變得有些笨重和沈重!
沒有耳機(1)規格:勾選那些旗艦盒
在硬件和功能方面,耳機(1)幾乎可以從高級耳機中期望的幾乎所有內容中打包。它們配備了40毫米動態驅動器,由音頻,KEF中最著名的名稱之一調節,並支持一個非常寬的頻帶20 Hz - 40 kHz,並且可以處理AAC,SBC和LDAC音頻格式。它們總共帶有六個麥克風(四個用於呼叫),並具有自適應的主動噪聲消除(ANC)和環境噪聲消除(ENC)。它們具有藍牙5.3連接性,可以同時連接到兩個設備,並支持Google Fast Pair和Microsoft Swift Pair。船上還包括頭部檢測和特殊的低lag模式。耳機可與所有操作系統一起使用,並且可以使用Nothing X App進行調整,該應用與iOS和Android一起使用。保持它們的運行是一個大型1040 mAh電池,可通過USB Type-C充電。
沒有耳機(1)控件:按鈕跳動觸摸,但是有一個學習曲線
Nothing Headphone(1)帶有一個完全按按鈕驅動的界面,其中一些典型的沒有任何觸動。底座上的開關滑塊打開耳機打開和關閉,這是我們希望有更多耳機具有的功能,而不是按鈕按下。要配對設備,請長按右耳櫃附近的按鈕(幾乎與表面齊平,因此很容易錯過)。這將導致USB Type-C端口附近的微小LED燈開始眨眼。這意味著耳機(1)處於配對模式 - 只需要從手機上的設置中的藍牙設備列表中選擇它們即可。
但這就是傳統按鈕用法在耳機上結束的地方(1)。右側的兩個按鈕是滾子和槳,設計,以便可以輕鬆地彼此區分。滾筒主要控制體積 - 將手指跨過左側的左側會減少體積,同時將其移動到右側。同樣,將槳向左移動到上一個軌道,而將槳移到右側時,將其移至下一個軌道。這是一個出色的執行,尤其是在體積的增加和減少時,伴隨著微小的觸覺點擊。按下滾筒也可以暫停或恢復播放音頻,而長按允許一個人在透明模式和ANC之間切換。同樣,將槳推向右側,使我們能夠接受呼叫,同時將其推向左側,使我們能夠拒絕它。右耳櫃外部的一個按鈕召喚雙子座。
我們需要一些時間來熟悉此界面,但是當今許多高級耳機和TWS伴隨著觸摸,滑動和TAP UI,我們絕對更喜歡它。更重要的是,可以使用Nothing X應用程序對這些控件進行自定義。按鈕的不同紋理和形狀是一個很好的觸摸,可以使它們易於識別,一旦您掌握了它們,使用耳機(1)就可以輕鬆地寬容。我們只是希望它們都彼此接近 - 在耳罩上的三個不同位置有四個按鈕是不便的。
沒有耳機(1)音頻質量:尋求均衡器取得最佳效果
耳機(1)的聲音有多好取決於您願意投資調整它們的時間。鑑於他們與KEF的關聯,我們對Nothing Headphone的音頻質量的期望非常高(1)。但是,我們從開箱即用的音頻似乎有點太黑了,中間很弱,而且不是很突出的高音 - 實際上,有點像索尼Ult Wear的略帶泥濘的版本。那些喜歡濃厚的低音的人可能會喜歡它們,但我們發現它們有些不知所措。它們在任何一無所有的手機上聽起來往往好一些(我們與手機(3)和手機(3A)Pro一起使用了它們,但是開箱即用,它們仍然不是很優質的質量。
幸運的是,伴侶Nothing X App節省了一天。耳機(1)對均衡器設置非常敏感。一個人可以從“簡單”選項中進行選擇,該選項可讓您從四個預設中進行選擇:平衡,更多的低音,更多的高音和聲音,還可以讓一個人做一些基本的低音,高音和中間調整。一個人還可以選擇更高級的調整,並訪問參數均衡器,該均衡器使您可以詳細調整不同的級別,甚至更改Q因子 - 非常發燒區域(儘管必須關閉空間音頻才能使用它)。我們本來希望為初學者(“爵士”,“流行”,“搖滾”品種)的一些簡單預設,因為新來者不會輕易掌握這一點。不過,讓均衡器正確 - 我們稍微拒絕了低音,然後向上抬起高音和中間 - 耳機(1)突然聽起來像是一個很好的主張。我們已經使用耳機已有一個月了,我們仍在弄清楚什麼是有效的,這可能會在同等的情況下得到獎勵和刺激。一旦您做好了,細節就會令人印象深刻,並且在沒有刺穿的情況下存在三倍。但是,中間是他們的弱點,尤其是如果您被Sennheiser之類的人寵壞了。
空間音頻和動態的頭部跟踪在這個價格上很少見,效果很好,儘管不如最大AirPods(昂貴)的兩倍。雖然空間音頻確實使人感覺被聲音所包圍,但這些耳機的聲場仍然相對較窄,藍牙ANC耳機通常是這樣。讓他們聽起來正確,並且在所有情況下,耳機(1)的工作正常 - 音樂,播客,遊戲,觀看電影……作品。實際上,鑑於耳機對均衡器的敏感性,我們建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設置!
我們經驗的總和是:如果您願意花時間調整它們,這些聽起來很棒。請注意,這些都不來自一無所有,因此我們確定其中有更新以改善問題。在許多方面,這些使我們想起了Nothing Phone(1) - 有點古怪,但對於那些願意給他們時間的人來說充滿了潛力。
沒有耳機(1)ANC,通話和電池壽命:駕駛智能區域
他們的音頻可能需要一些工作,但是在其他方面,沒有耳機(1)非常徹底地打勾。他們的呼叫質量是一流的,我們在任何藍牙耳機(可能僅是Airpods Max)中看到的最好的人之一,而我們與之交談的人從未意識到我們實際上是在為此目的使用耳機。不幸的是,這是他們的體重有點問題的地方,因為所有時間都會有些壓力。
就ANC而言,耳機(1)可以從應用程序中調整三個級別的消除噪聲(低,中,高)。也可以選擇“自適應”,在這種情況下,ANC的水平會根據周圍環境的噪音自動制定。 ANC足夠體面,可以減少嘈雜的咖啡館中的交通聲或某些chat不休的聲音,但這並不是一個人從Bose的seetcomfort或Sony的WH-1000 XM系列中得到的。人們通常會得到的效果是在嘈雜的房間上關閉一個稍微鬆散的門 - 噪音降低了,但仍然會通過。透明度模式非常好,讓您聽到周圍大量世界的聲音,儘管沒有嘗試在其他聲音上突出聲音。當我們從ANC切換到透明度模式時,有人會呼氣,這可能會有些分散注意力。多點連接也可以順利進行,芽根據聲音來源無縫從一個設備切換到另一個設備。
耳機(1)閃耀的另一個區域是電池。該品牌承諾與ANC一起一次充電30-35小時的電池壽命,並且耳機提供了電池壽命。我們一直在與ANC進行一次充電的一周使用時間,當我們關閉ANC時,這幾乎增加了一倍(沒有ANC的電池壽命為80小時,這是一個相當數量的)。雖然耳機需要大約兩個小時的時間充電,但收費五分鐘,我們與ANC的使用了幾個小時。如果您能忍受自己的體重,那麼對於那些全天使用耳機進行電話和音樂的人來說,這些都是超級。
沒有耳機(1)定價:高級,搭配Sony,Sennheiser和Bose
Nothing Headphone(1)的價格為269美元/盧比21,999美元。這使它在高級區域進行了一些非常激烈的競爭。它的最大挑戰者是JBL Tour One M2,它的ANC和開箱即用稍微更好,聲音稍微更好,價格為249美元/盧比的19,999盧比。同樣,危險的接近是耳機的價格略高,但由於特殊優惠,較低的耳機通常在較低的耳機上可用。其中包括Sennheiser動量4,其中可能是任何優質ANC耳機上最好的音頻質量; Sony WH-1000XM5,不在同一音頻聯盟中,而是ANC的老闆。還有Bose Quietcomfort,帶有商標柔軟而豐富的Bose聲音和驚人的ANC。
沒有耳機(1)審查判決:讓他們與眾不同
我們將保持殘酷的簡單:對於那些想在人群中脫穎而出的人來說,Nothing Headphone(1)是一套很棒的耳機。他們的設計不會吸引所有人,但肯定會轉頭。但是,從方程式中取出設計,耳機(1)開始面臨激烈的競爭。有些耳機開箱即用(許多ANC耳機用戶都不喜歡調諧耳機),提供更好的ANC,並且更舒適,同時具有更令人放心的穩固構建。
也就是說,耳機(1)確實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們的通話質量非常出色,電池壽命很棒,並且配備了出色的伴侶應用程序。即使是ANC也不例外,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也足夠好。花一些時間將它們與正確的均衡器配對,它們也開始聽起來很好。這種設計雖然怪異,但確實具有相當不錯的控制系統。仔細處理它們,您可以確保您的優質體驗。這些很容易成為市場上最明顯的不同耳機。
不購買耳機(1) - 美國
不購買耳機(1) - 印度
- 截然不同,轉彎設計
- 在通話中出色
- 出色的伴侶應用
- 一旦調整很棒的音頻
- 帶有頭部跟踪的空間音頻
- 良好的電池壽命
- 堅固的案件
- 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開箱即用的音頻(太低調,糟糕的中間)
- 設計是兩極分化的,有些零件不是優質的
- 沉重,不太舒適
- 按鈕位置很奇怪
設計與外觀 | |
音頻質量 | |
ANC | |
電池壽命和呼叫 | |
價格 | |
概括 Nothing Headphone(1)以其大膽的設計,穩定的呼叫質量和出色的電池壽命脫穎而出,但在聲音,舒適和ANC上面臨激烈的競爭。最適合那些想要不同的人。 ![]() | 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