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的美國人認為 Facebook 權力過大

已發表: 2020-03-18

在過去的十年裡,科技公司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 在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家公司中,前五名是美國科技公司。 這些企業是亞馬遜、蘋果、Alphabet(又名谷歌)、微軟和 Facebook,你可能不會感到驚訝。

在選舉年的黎明,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擔心數據安全,尤其是名單上的兩個名字:谷歌和 Facebook。 自從劍橋分析醜聞從不到 30% 飆升到超過 72% 之後,就說 Facebook 的權力太大了。 第一次,只有一小部分人認為公司甚至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其他人對這家科技巨頭持中立甚至憤世嫉俗的看法。

Facebook的終結了嗎? 很可能不是。 但變化很快就會到來,它們將影響它和其他科技巨頭。

目錄顯示
臉書有什麼問題?
這不僅僅是尺寸。 這就是 Facebook 處理數據的方式
改變對 Facebook 的趨勢
公平地說,不僅僅是Facebook
在此期間你應該做什麼?
Facebook 和其他科技巨頭的未來是什麼?

Facebook有什麼問題?

Facebook 和谷歌都發現消費者信任度下降。 但 Facebook 首當其衝受到這種負面看法的影響。 一方面,監管機構越來越關注其規模。 大多數人仍然沒有意識到的是,Facebook 還擁有 Messenger、Instagram 和 Whatsapp 平台。

總共有 62 億用戶或地球上大約 81% 的人。 即使考慮到賬戶重複,這些數字也是驚人的。

這一切都歸結為扎克伯格先生,他控制著公司 60% 的有表決權股份。 你越深入它,你能發現的問題就越多。 Facebook 不是通過創新而是通過收購獲得這一地位的。 它以超過 23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 50 家公司,創造了一個沒有激烈競爭的社交媒體巨頭。

在過去的十年中,沒有任何平台能夠與 Facebook 的用戶數量相媲美。 而這十年中唯一的新競爭對手是 Snapchat。

不僅僅是規模,這也是 Facebook 處理數據的方式

Facebook 控制著大量的用戶數據。 這些信息是 Facebook 收入模式的支柱。 它把它賣給廣告商,正如劍橋分析公司透露的那樣,賣給研究公司和政治人物。 他們用它來瞄準美國和世界各地的選舉。

因此,五分之三的美國人不信任 Facebook 來保護他們的數據。 當他們的收入模式依賴於向最高出價者出售數據時,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 Facebook 在濫用用戶數據方面有著持續的記錄,但在解決這些問題方面仍然沒有做太多工作。

改變潮流對抗 Facebook

監管機構已經開始醒悟並註意到日益增長的擔憂。 54% 的美國人認為 Facebook 和其他科技公司需要更好的監管。 66% 的人讚成拆分大型科技組織,而這個數字甚至更大。

有趣的是,自由派和保守派都支持這些措施。 FTC 正在加緊行動,並已開始就反壟斷和其他事項對 Facebook 和谷歌進行調查。 它因在 Cambridge-Analytica 中的角色而對 Facebook 處以 50 億美元的罰款。 現在,隨著下一次選舉的臨近,立法者和政府再次密切關注該公司。

公平地說,這不僅僅是 Facebook

Facebook 最受關注。 但這遠不是美國人民和立法者唯一關心的問題。 微軟和亞馬遜或多或少享有良好的聲譽。 但谷歌已經受到了幾筆罰款。 去年,該公司因違反兒童隱私法而不得不支付創紀錄的 1.7 億美元。

歐盟還因違反反壟斷法對谷歌處以 15 億歐元的罰款。 它源於 2010-2019 年十多年的活動。

大型科技公司控制著大量數據,而法規尚未跟上。 政府打破了石油、鋼鐵和電信行業的壟斷。 它將轉向規範科技公司的規模和影響力。

儘管亞馬遜和其他巨頭仍然有很高的信任度,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無法應對自己的隱私侵犯和其他問題。

在此期間您應該做什麼?

假設支持打破大型技術壟斷的民主黨人贏得了 2020 年的選舉。但他們制定任何重大立法還需要數年時間。 與此同時,您需要開始採取措施保護您的在線隱私。

過去幾年,大量美國人離開 Facebook。 問題是任何形式的互聯網使用都涉及大量數據收集。 即使您決定退出社交媒體,Google 也會在搜索、Gmail、YouTube 和其他應用程序中收集您的數據。

雖然隱私戰爭如火如荼,但所有用戶都可以從使用 VPN中受益。 VPN 或虛擬專用網絡會加密您的互聯網連接。 它可以防止瀏覽數據收集並保護您的瀏覽免受任何外界的傷害。 當然,您需要註銷您的帳戶才能生效。 但是,將VPN(虛擬專用網絡)與 Brave 或 Epic 瀏覽器等以隱私為中心的瀏覽器結合使用是在不向科技巨頭提供額外數據的情況下上網的最佳方式。

您也不必放棄使用搜索引擎。 DuckDuckGo是一個具有無跟踪政策的搜索引擎,可提供出色的結果並且不出售任何用戶數據。 如果您必須使用社交媒體,請限制您在其上分享的內容。 只發布您不介意雇主或其他人稍後發現您的內容。 並且不要分享任何可能導致您的身份被盜的信息。

Facebook 和其他科技巨頭的未來在哪裡?

暫時,臉書、谷歌等科技巨頭不用擔心太多。 即使他們的美國用戶增長速度沒有那麼快,他們也在全球範圍內擴張。而且,他們因隱私法規而受到的罰款並沒有那麼大。

例如,去年對谷歌的巨額歐盟罰款只佔其收入的不到 1%。這比任何事情都更具象徵意義。 與此同時,這些公司繼續濫用用戶數據。

不要等待立法者趕上並採取行動。 開始將隱私掌握在自己手中。